《穿到古代當名士》第624章

他們自己或許不會寫文章,但經濟園里有同樣工人出身,讀過職校,又懂技術又會寫文的人可以幫著他們完成這篇揚名之作。

  按貢獻來說該把工匠放在第一作者,代筆者算第二作者。不過方今天下仍是講究士農工商四民之別,若將工匠的名字壓在讀書人前頭,代筆者和身為士子的讀者心里只怕都意難平。

  還是單由主筆之人署名,將工匠名加在標題上,寫某某匠人工作報告好了。

  宋時一面說著話,不知何時蹭到了桓凌椅子扶手上坐著,拄著下巴說:“也得給他們培訓一下論文寫作方法,別寫出來都是一片頌圣之聲,看不見具體工作方法和數據。“

  頌圣是免不了的,但專業部分要寫得有專業性,經得住后人反復參考的。

  且不說這些文章對工業發展的貢獻,萬一以后再有個像他這樣的穿越者,穿越后要照著這個論文復原技術的,買了文卻看不見數據,豈不要吐血?

  他這個穿越前輩如今過得不錯,也是托了能看到前人論文的福,有余力幫后輩做個準備就幫一把吧。

  他盡顯前輩風范,就地籌劃起了論文庫、論文索引等事。

  桓凌就愛聽他說這些,含笑附和:“那就把這兩天的課考改成寫文章,咱們正好也要給朝廷寫表章,邊寫邊替他們修改吧。”

  改完了刻印出來,先往京里開個工作報告會揚揚名,留幾套在渤海這邊的藏書樓里供后來的學生們學習,再往漢中學院送幾套,最后再找個建陽書商出普及版,銷往各地。

  蒸汽機的發明就是工業革·命的起·點,說不定這些文章能被學習、引用到五百年后呢,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寫出能經得住歷史考驗的文章!

  可憐學生們正沉浸在造出蒸汽機的激動余韻中,等著能再和桓院士多互吹一陣——或者一塊兒吹宋院長,順便聽桓院士褒揚他們兩句也好。卻不料想一進教室,便見兩位老師同時站在臺上,笑吟吟地恭喜他們。

  恭喜他們做出千古未有之物,將成名垂千古之功。

  所以……為了讓他們的名字不只在史書中占個“某”“等”的字樣,他們所成的事業只留下一句單薄的“參與研發蒸汽機”,院長和桓院士親自給他們開論文寫作課。

  以前沒寫過的從頭學起,寫過的也復習一下格式,好好打磨出一篇經得起天下讀書人檢驗的文章。

  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跟著老師學寫開題報告。諸生回去梳理一下自己想寫什麼,該去工廠拿數據的拿數據,該找人詢問細節的找人詢問,該翻老師舊著的翻舊著……

  寫得快點兒,要趕在新的蒸汽機獻入京中之前把完整的論文交上來,給朝中官員、名家才子們散一散,開個技術進步報告會之類。

  這場大會上肯定有工部干員——宋院長的親大哥出席。

  應該會有御史、翰林——包括他們倆的舊友、下屬和從前到漢中學習過的兩位翰林出席。

  可能會有工部、戶部參與管理京師經濟園的官員——當然是跟他們學過農業技術的研究生旁聽。

  還會有閣老門生代表中樞重臣親自關心他們的技術進步——沒有別人也有他們兩個首輔次輔的心愛弟子到場。

  宋院長向學生們宣布了這個好消息,便拿起茶杯喝水潤喉。

  堂下諸生聽著這些官職,不管年紀老幼、學歷高低,各各都容光煥發、眼波盈盈,仿佛眼前已站著幾位閣老、堂上官要檢視他們的文章和品貌似的。

  桓凌趁他說話間寫了一黑板論文格式,撂下手里的粉筆,朝臺下眾學子微微一笑:“且把黑板上這些背下來,我和宋院長指點你們做文章。來日文章進京,散與天下名家,是成名還是丟臉就在你們筆下了。”

  自然是要出名!

  滿堂學子摩拳擦掌,攥得筆桿幾乎出水,將一腔激情和數月奮斗的成果傾瀉紙上。

  作者有話要說:  中秋快樂!

  這章寫的不順手,其實早幾天就想發,到要發文時又覺得不好,想換角度重寫,怎麼改也不合意,不過今天過節,不想再拖了。先順著寫下來,下章再換方向吧。

第299章 

  時近年終,漢中學院研究生們的論文終于在反復精修中完成。

  同時完成的, 還有準備運進京城的幾款蒸汽機。機體有大有小, 連同配套的機床設備拆分開來, 由數名來進修的工部員外郎和匠人送進京師經濟園裝配。另有一臺連上煙囪也只有三四尺高的迷你型蒸汽機被他們帶在身邊,捎回家里。

  經濟園里的大型機械是給皇上和中樞大臣看的,這小的干不了什麼正經事,只當個模型、教具, 正好在文會上展示一下, 普及蒸汽動力知識。他們在天津就印了許多空白請柬,安排好時間地點,親手填了名字, 叫家人送往師長、朋友、同年與京師儒學大家、山人處士家中。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

溫馨提示

加入尊享VIP小説,享受全站無廣告閲讀,海量獨家小説免費看
進入VIP站點
端午節福利通知
取消月卡,升级为VIP季卡15美金,年卡50美金,原付费粉丝,月卡升级为季卡,年卡升级为永久卡。 另外,给大家找了一些福利权益,神秘入口正在搭建,敬请期待!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