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當名士》第618章

等將來鐵路修到那里,就把原先的鐵軌收回來重新煉鋼。

  他信中寫的含糊,張閣老卻能讀出他言外分明肯定能造出大車的意思,拿著信回去便那兩位學士商議:“若是這兩個孩子有所做為,咱們何不先遣幾個人去看看?”

  就像當初遣官員去漢中學種嘉禾、興工業一般,學不來造車不是還能學煉鋼?都學不來不是還能學些天理化學,將來做個明天理、通實務的賢臣?

  這是有先例可循的事,張閣老便如法上本,天子看了,也照舊批了個“可”。只是圣心卻不像張閣老那麼慈愛,在這個“可”字背后,還批了一筆:“待學有所成,獻物還京。”

  哪個無所事事,辜負君恩的,就在渤海邊上造三元車去,不必回來了。

  宮中與朝廷都以為他們要像當初去陜西的那批天使一般,過個數月一年學成回京。卻不料這些學生離京后不久,桓凌便上書朝廷,請求修一條鐵路到京城,讓朝廷諸公親見、親自試用他們所制的軌道馬車。

  圣上既驚且喜,許他修路,只不許侵占官道。桓凌與宋時上本謝恩,從此便帶人盡力鋪設鐵路,日復一日,再沒甚新鮮消息,宮中外朝也漸漸不再緊盯此事。

  孰料短短兩三月后,小年尚未過,渤海經濟園便修通了一條鋪有鐵軌的平坦小路直達京師城外。

  那一天鈴聲陣陣,馬蹄噠噠,一輛上下兩層,長可容七八個座位,左右兩排座椅間沿有行人走路空隙的大車沿著鐵軌直抵城外。車后更跟著幾輛不帶頂棚,車廂高可一人許的運貨車,里頭載滿了比目車、三元車、小三元車……還有渤海打上來的,帶著碎冰的新鮮帶魚、黃魚、對蝦等海中珍味。

第296章 

  從宋桓二人請旨修路那一天起,京里就等著看他們的車能造成什麼樣。

  雖說京津兩地離得甚近, 騎馬一晝夜就能跑個來回, 可他們硬將新車捂得密不透風, 打定主意不讓人見著。

  九、十月間也有不少人趁著假日到渤海邊偷看的,兩位老師卻忙著招待西北、京城乃至南方諸省來的學生,開小班傳授造蒸汽機的各類知識,逮都逮不著人。那些學生倒好見些, 可他們剛開幾節熱力學課, 也未知自己要面對的是何等艱難龐大的工程。就是有愿意講講自己所學的,也叫人如聽天書,坐不多久就要告辭。

  幾番打探之下, 他們也只能看到經濟園的工匠在墊路基、鋪鐵軌,卻不知這鐵道是做什麼用的。于是這群好事者揣著一肚子疑問和好奇回京,又傳給更多聽聞此事的人。

  鋪著枕木的鐵軌修到京師門外,便成了滿京百姓參觀的熱點。而高大的雙層馬車開到京師門外那天, 半個京城的人都到崇文門外看熱鬧,然后便被雙馬拖的超長雙層公交車耀花了雙眼——

  尋常的雙轅馬車都是兩輪車, 車廂是涼轎般的樣式, 至多擠得五六人。而這新造的大車卻是上下兩層,比從前的車加長加寬了一倍有余,頂上還多出一層座位,車身包鐵,嵌著明亮如鏡的玻璃窗。

  凜凜寒天,車內的人連頭發絲都不曾被吹亂, 臉色紅潤、身形舒展,仿佛那車里正是春光。

  馬車在一陣搖鈴聲中緩緩停下,車中便有人推開后門,搭下一個踏板。

乘客次第而下,叫滿京官民等了幾個月的那兩個人卻是最后才走出來,仿佛主人送客般周到地目送著所有乘車的人都下去,才緩緩步下馬車。

  宋桓兩家的兄長早帶著家人在下頭等著,見他們下車便圍上去接人。

  只是他們身手還不夠矯健。

  不等他們迎上去,已有一群被三元神秘大車勾了幾個月心魂的人搶上去圍住車梯,將宋桓二人堵在車尾小平臺上,爭著問他們:

  這車叫什麼名兒,是怎麼想出來的?

  怎麼就想到要在地上鋪鐵條,讓馬車在鐵條上走的?

  這條道修通以后,會往京里運些什麼?

  以后會時常來往通車嗎?

  這輛大車是載運學生的麼,可否讓他們這些人搭一程試試?

  ……

  這群人大多烏紗裹頭,錦袍加身,還有些他們倆看著眼熟的,顯然不是官員就是國子學學生。這些人見識寬,思慮長遠,看待這新車往往也是從廟堂高度——從策問題的高度來問,直切重點,有些問題甚至算得上尖銳。

  然而他們面對的是開慣了記者招待會,甚至來京時自帶了半車廂記者、自由撰稿人的大鄭工業之父。

  兩位長年活躍在報紙雜志和南戲北曲舞臺上的大佬怎麼會怕他們提問?只嫌底下來的記者少,問的問題不夠深徹長遠,沒法兒說盡他們未來公共交通問題的布局罷了。

  宋大佬翻掌朝臺下壓了壓,稍稍斂起溫煦之色,露出技術專家的端嚴氣質。臺下起伏的問話聲隨著他這一壓自然低落了幾分,知機的已不再開口,遲鈍些的也在周圍沉默的壓力下漸漸安靜下來,聽馬車梯邊那兩位仿佛站在講臺上的專家講話。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

溫馨提示

加入尊享VIP小説,享受全站無廣告閲讀,海量獨家小説免費看
進入VIP站點
端午節福利通知
取消月卡,升级为VIP季卡15美金,年卡50美金,原付费粉丝,月卡升级为季卡,年卡升级为永久卡。 另外,给大家找了一些福利权益,神秘入口正在搭建,敬请期待!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