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當名士》第485章

實情俱在詳文之中,望陛下察之。”

  他手中文書遞給階下內侍,看天子滿面華光,正為這場大勝欣喜,便又替張閣老和楊巡撫說了句話:

  這一場大勝實托賴此油,而這汽油又是極難提煉之物——宋知府當初帶著整個漢中學院的學生精煉石脂水,也不過得廖廖數十斤,皆在這一戰中用盡了。如今他正試制一次能煉數百斤油的大窯,若能試出成果,他們大鄭邊軍便可再得一樣殺賊利器。

  昔日馬尚書獲罪離京之后,王尚書與楊巡撫都是兵尚備選,當年若不是楊巡撫自請撫邊,他這尚書也不會做得這麼容易順當。

  王尚書既承楊侍郎的情,對他托付之事自然也要盡心盡力。不光力證宋時煉汽油的好處,還要替楊夸一夸他的人品:“楊巡撫年初時曾到漢中拜見周王殿下,與殿下共商安邊之法,得了宋知府煉的汽油。彼時因宋知府三年之考在即,當地百姓都怕他考滿后就要離開漢中,無不竭力挽留,甚至向楊巡撫請命,只求他能多留一任……”

  本朝先祖文宗年間亦有這樣的例子——

  有位知府三任九年任滿之后,本來絕不能再留原任的,可有百姓追到京里求他再回去,文宗當時也看在百姓真心愛戴那知府的份上同意了。后世又有幾位官員九年任滿被百姓苦留,也不忍拂治下百姓之意,主動向巡按請命留任了。

  宋時如今才考過一任,雖然考評拿到了上上,但既有那幾個前例在,宋時這回也不是非升不可。

請圣上念邊關戰事之重,念百姓愛他這個知府的真心,許他再留原任干上一兩任吧。

  他也不確定楊榮想留宋時幾任,不過周王此時仍在西北鎮軍,王妃的兄長自然也要留在那里。宋狀元麼……雖然不確定他當初是為了避禍出京還是主動追人去的陜西,不過如今肯定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了。

  王尚書轉眸看了身邊的張次輔一眼,收回目光,也和他一般擺起正氣凜然、憂國憂民的氣勢,在階前肅然而立。

  兩位大臣同時為漢中百姓請命,本朝天子亦是愛惜百姓之人,便有些要答應的意思。

  齊王與魏王枉自為宋時請命了半天,想把他調回京里,奈何他全不領情,一心只肯跟著長兄,辜負了兩位殿下的苦心。

  魏王不曾像齊王一樣受過宋時的無情拒絕,還想再掙扎一下,上前諫道:“兒臣以為,宋大人在任上勤政愛民,為國盡忠竭力,若他這般功績還不足升遷,只怕天下外官都不敢升遷了……”

  何況京里又不是解運不來石油,就叫他回京里造油廠,煉好了油再送往邊關不也成麼?

  這話只能在心里想想,卻不能說出口,他咽回去心里話,又安慰王尚書:“方才本王聽王大人之言,宋知府煉油之術,仿佛桓御史與他們漢中學院的學生盡都知之?如此說來,他便是回來了,也自有桓大人代他完此重任。至于漢中之政亦不必過于憂心,有我皇兄坐鎮漢中,桓大人監察于彼,吏部再遣去的官員也定然蕭規曹隨,不會輕改他的制度。

  張閣老和王尚書卻被這位賢王勸得心下一陣陣無奈——他們哪里不知道宋時不必留在漢中,是宋時舍不得離開啊!

  王尚書該說的已說了,不該說的是真不會說,只得退回班里。張閣老自己取中的門生,自是跑不了,也只好替他說話:“宋時還年少,在外歷練幾年也無甚不好。陛下若愛重于他,也不妨先加散階,來日任滿還京,再升實職便是。”

  如今宋時是五品知府,當加奉議大夫,升授時越階授從正四品中順大夫也足夠了。

  天子笑道:“宋時是你的門生,你這做座主的不想法將他拉回朝中,反倒要按著他做外任,卻不怕弟子怨恨老師不通情理麼?”

  不怕,弟子送了厚禮來只求留任呢。

  張閣老默默不語,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還是要維持自己和弟子的大義形象。

  新泰帝也沒逼問他,只感嘆道:“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為人師的也是一般的心思。朕記著宋卿是周王離京后兩個月才走的?如今也任滿三年了,周王與桓卿比他待得更久了……”

  雖說周王在皇孫出生那年還回京了一趟,如今又有孫兒替他留在京中盡孝,可兒子在苦寒的陜西地方這麼多年,做父親的怎能不惦記呢?

  可宋時一個外臣任滿之日,滿朝文武都知道留意,兩個皇子更爭著要調他進京;而他們的長兄周王在外三年,鎮撫之功天下皆知,隨行的王妃之兄、僉都御史桓凌也早過了考滿之期,竟就這麼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他心中一陣陣煩燥,卻不知該將火向誰發。

  兩個做兒子的卻全不體諒老父心情,聽到“周王”二字就不敢說話了。

  張閣老當日遞上桓凌考績的時候也是無聲無息過去的,沒想到圣上今日又想起他們來了,連忙答道:“僉都御史桓凌是三月間的考滿,當時已呈報御前。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

溫馨提示

加入尊享VIP小説,享受全站無廣告閲讀,海量獨家小説免費看
進入VIP站點
端午節福利通知
取消月卡,升级为VIP季卡15美金,年卡50美金,原付费粉丝,月卡升级为季卡,年卡升级为永久卡。 另外,给大家找了一些福利权益,神秘入口正在搭建,敬请期待!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