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當名士》第435章

  “宋知府使人建紡織廠,造紡線車,車上可裝十數錠共同抽線,車旁有把手搖之,尋常婦人即可運轉。其所紡紗、毛線類勻凈不減舊法,得線卻遠超舊法十倍。府中貧婦于彼處做工,一日所得可養數口之家。縱不能出外做工者,亦可賒線織衣,賣回織廠,養得自身。”

  “自年初漸有山東、河北、山西幾省流民逃亡至此,漢中府悉接納之,遣人往川蜀買糧,墾荒種菜,開塘養魚以供衣食。令流民或為農活,或入礦山、經濟園中做工以代賑……雖日有流民逃入,俱得生計,未見作亂。”

  從漢中府遞來的密折中越來越多地提到漢中工業園,越來越多地寫到工業園中生利之巨,安民之功。仿佛憑這園子便可養活成千上萬的百姓,將一個尚不及蜀中繁華的漢中府化成富庶的江南。

  這奏章若是漢中府上的,新泰天子自然要以為他是來邀功的;若是陜西巡撫、布政使上的,那就有為周王請功邀名之嫌;若是僉都御史桓凌上的,那更失不了袒護私人之心——不管這私人是妹夫還是情郎。

  但這接二連三上本的既非當地牧守,亦非會討好周王之人,而是朝廷派去漢中學習種嘉禾、制農藥的使者。他們回來之后便要學漢中之法,為朝廷建起相應的工坊,改善農事,若是言過其實,他們難道不怕自己回京后所成之務遠遜宋時,落個學習不力之責?

  漢中經濟園里不過是雇些工人,燒制石料、化肥之類,真能養濟這許多流民,又令府城所在富庶至斯?

  新泰帝將密折放回桌上,慨嘆道:“他才幾歲年紀,竟將府中庶務打理得這般出色,倒勝如許多為官幾十載的老臣了。”

  御前總管王公公笑道:“宋大人早年曾隨父親歷過兩任知縣,在福建還留下了一本《白毛仙姑傳》,在那本南曲中就曾代父救災,可見是早就通庶務的人。”

  他少年時名聲不顯,可那本油印版的《白毛仙姑傳》卻因為印法開一代先河,至今在朝野中都大有名氣。新泰帝想起那本書,眉目間也浮起一絲笑意:“如此說來,放他去漢中府,倒遂了他的天份。”

  隨班的太監順情稱贊:“雖則宋大人有治實務的才具,也是陛下苦心安排,才叫他得了這機會。若無陛下憐才,周王殿下愛護,他縱有天大的本事也未許施展得開。”

  新泰帝聽著內侍阿諛,只輕輕搖頭:“亦是時運所至。”

  若他真早就有開工坊、種嘉禾的本事,怎麼隨他父親在任上時不曾做出來?定是在漢中府天時地利人和之下……

  這人和之中究竟是否真的有他這長子秉承天命、身具福澤之故?

  他沉吟了一下,看向王公公,吩咐道:“傳令內閣擬旨,遣禮科給事中查問宋時之父在廣西、福建兩地留下的惠政,其中有多少是宋時所為。”

  王公公上前應道:“陛下明鑒,宋大人之父通政司自入通政司為經歷,亦不見有甚成就,倒是他到地方后,于民政屢有所成,可見少年時便幫父親做了許多惠民之事。”

  只是他在外省做的事,是否要讓都察院派人到當地查詢?那兩省離京都有兩三個月的路程,怕是要多花些工夫,要請陛下耐心等候數月才得實據。

  新泰帝輕笑:“不必。馬家早已往漢中查過他家父子一回,朕將他派往漢中之曰,朝中便有不知多少人又查過他。你只須將問出的東西報與朕,稍有錯漏夸大處,自有人爭著向朕檢舉。”

  王公公唯唯應命,自去尋三位閣老傳詔。

  宋時在漢中府施行惠政,入了圣上的眼,圣上要問問他少年時可在父親任上做過這等事。

  呂、張兩位閣老都拿他當子弟看待,只怕有什麼人在御前進了他父親懶政的讒言,拖住王公公問了一聲。王總管笑吟吟地說:“大人放心,是宋大人那經濟園建得好,嘉禾種得好,圣上見他擅于民政,想知道他從前可曾學過、做過。”

  若圣上對他有不滿意的,周王殿下就在漢中坐鎮,當場不就拿問他了?

  別看他和周王妃的兄長有些親近,周王殿下的外家與妻家更親近,犯罪之后不是一樣不得姑息?

  這是好事,不須多慮。

  張次輔定下心來,便想到這位得意弟子定是又做了足以驚動圣駕的大事,又要給自己大漲面子,不由得心中暗喜,滿面春風地打點了王公公,親自送他出門。

  回來便見呂閣老有些羨慕又有些與有榮焉地看向他,問他:“宋子期在漢中究竟弄出什麼來了,竟搏了圣上這般看重?”

  張閣老道:“無非是安頓流民,種出嘉禾之類吧?他給我的信中倒提過擔心豐收之后谷價大跌之事,此外倒沒說什麼新事。”

  他當時還指點了一番如何官買糧食,打擊豪強商人,平定市價的手段,之后也宋時也沒再遇上什麼難題求他。

  “隨信送來的東西也不過是四時八節往京里送的這些東西,這學生送我些什麼,只怕首輔大人的高弟也得送大人什麼吧?”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

溫馨提示

加入尊享VIP小説,享受全站無廣告閲讀,海量獨家小説免費看
進入VIP站點
端午節福利通知
取消月卡,升级为VIP季卡15美金,年卡50美金,原付费粉丝,月卡升级为季卡,年卡升级为永久卡。 另外,给大家找了一些福利权益,神秘入口正在搭建,敬请期待!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