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當名士》第409章

  桓凌頓時明白之前殿上眾人為何這樣看他, 輕輕一笑, 謙虛地說:“回稟陛下, 周王殿下所獻嘉禾是漢中知府宋時依著隨父在廣西、福建任上時學到的栽種之法栽培的, 仔細說來,無非講究光熱水土肥五字,與別人的種法亦無甚不同。”

  ……什麼叫與別人種法無甚不同?

  別人種的是一本兩三穗的稻子, 這是一本十三穗的稻子,這叫無甚不同?

  要不是他跟宋時是過了明路的關系,眾人都明白他是代自家愛侶自謙,真要懷疑他是故意貶低宋時的能為。不過在這十來盒前所未見的、九穗禾都不配與之擺在一起的祥瑞面前,他再自謙,便是要讓所有做過親民官,管過屯田、糧稅的人都無顏為官了。

  王公公感覺得到背后一片怨慕之意,忙勸桓凌:“桓大人莫要謙虛了,周王殿下所獻嘉禾確實卓異,陛下正要知道宋知府究竟如何使其生出十三穗來的。”

  桓凌看了一眼他手中那匣書,向御座躬身行禮,神儀整肅地說道:“陛下既然要聽,臣便細細講來。據宋知府多年來讀書、鉆研所知,其實水稻稻穗多少,乃由其本莖上分蘗長勢好壞所定。

  “這些分蘗中,分在低處的容易結穗,分在高處的不能結穗。但這些高處分蘗又要從稻根莖中汲取養分生長,以至那些于低位便與主莖分開,可能結穗的分蘗養分不足,供不出稻谷……”

  他手上雖然沒拿著水稻樣本,也沒有大幅解剖教學圖,卻憑言語細致描述,就輕易讓眾人想象出了稻身各處生長分化的情形。

  當然,這也有部分要歸功于方才眾臣傳看了十來盒、三四十本嘉禾,已經把水稻的模樣牢牢印在腦海中了。

  但是他們能聽懂的也就到這里了,接下來就是宋知府早年花了二十塊人民幣買來的,水稻稻葉生長與分蘗關系論文里講的現代科學研究成果。

  “薄水分蘗,適時曬田,寸水促穗,濕潤壯籽。”

  水的高度極有講究,所謂薄水,便是半寸或六七分的水;而曬田自不必說,是到有效分蘗結束、無效分蘗開始之際,要將灌田之水撤去,令陽光直曬到田土上,以止住過多不結穗的分蘗生長……

  而這“適時”二字亦有講究,更有判斷時機的秘訣。

  無論什麼東西,大凡帶個“秘”字就能添幾分身價。故而天子雖然“分蘗”這個詞都是今日才聽說的,也還頗有興趣地讓他細講判斷時機的秘訣。

  水稻主莖上第四葉生長至若干寸時,主莖第一葉腋下伸出第一枝一級分蘗;第五葉長到若干寸時,第二葉腋下伸出分蘗;而后是第六葉、第七葉……

  原本滿懷興致地聽著他講種祥瑞秘法的天子臉色漸漸歸于平淡。他數到第八葉時,終于忍不住問道:“你這稻谷還要數到多少葉?怎麼方才惠兒獻上的祥瑞里,卻只有兩三片葉片的樣子?”

  桓凌解釋道:“原本是有十余片的,不過劍葉展開后過于長大,占的地方大,所以宋知府裝盒前將其葉片折去了幾葉。陛下可觀莖上結節,節上仍可見折痕。周王所獻十三穗稻應當是有十三葉的,故此第十……”

  夠了!

  這大殿上沒有一個不會數數的,你就不必數葉數和分蘗數了!

  天子不耐煩地道:“朕已知曉了,你只說如何叫它多結出穗來吧。”

  桓凌說得意猶未盡,但既然天子急于聽到最終結果,他也只得省了如何按葉齡判斷有效分蘗與無效分蘗的部分,直接講起了宋時在漢中經濟園做出的化肥。

  “草木生生造化,全賴水土之力,而這土中滋養莊稼之本的便是肥。尋常農家不過掃溷廁而積肥,而宋知府卻能以山中礦石為原料制取可奪天地造化,極大提升糧產的奇妙肥料。因其催發禾稼化生之用,故宋知府為之取名為化肥。“

  可奪天地造化,將普能稻谷化成十三穗……不光十三穗,而是各色各樣異種祥瑞嘉谷的肥料,當真可稱為化肥。

  新泰帝贊了聲:“好名字,宋卿不愧是我朝三元才子,取的這名字甚合肥料之性。”

  說到曬田水深淺、葉長與分蘗什麼的,眾臣都只能在心里死記下來,等明年禾稻生出后再研判;那肥料更是聽著便覺穢臭味撲面而來,令人不敢細究;唯獨說起取名,眾位大人都有滿腹經驗,可以放開夸獎。

  不怕哪句說錯,在天子面前丟臉。

  大殿中一片“化,猶生也”“萬物生息則為化”“化有革故鼎新之意,尋常肥料只能種出二三穗的禾稻,這肥能催出數十本品類各異的嘉禾,信可革舊肥之用”的夸贊聲。可惜宋時不在這里,不然聽著這些最愛給他引渡的未來科技改名的文人高士極力夸獎“化肥”這名字,足以浮一大白了。

  雖然宋時沒能體驗到這種虛榮,桓凌卻替他實領了夸獎,毫不矜持地說:“其實這化肥原只是煉煤所出廢氣與山間石塊、草木余灰所制,亦是宋知府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才能將其點土成金,化為上等肥料。

猜你喜歡

分享

分享導語
複製鏈接

溫馨提示

加入尊享VIP小説,享受全站無廣告閲讀,海量獨家小説免費看
進入VIP站點
端午節福利通知
取消月卡,升级为VIP季卡15美金,年卡50美金,原付费粉丝,月卡升级为季卡,年卡升级为永久卡。 另外,给大家找了一些福利权益,神秘入口正在搭建,敬请期待!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