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遙想起那天那人左右簇擁,隨從如云的景象,簡直比他見過的大官還要威風。
我將來也能像那個人一樣嗎?
既然已經當了宦官,那也一定要當宦官里最有權勢的那個人。
大丈夫生當為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在內書堂的日子過得很快,汪直天資聰穎,學習進度比許多人都要快,但他眼見著宮里的陰暗骯臟,深諳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縱然本性張狂,也能強自按捺下來,老老實實偽裝成低調模樣,雖然因為聰明而被內書堂的師傅幾番表揚,卻還不至于惹人嫉妒眼紅。
內書堂是宮中專為宦官設立的學堂,在這里不僅僅是讀書習字就可以了,還要熟讀四書五經,通曉經義典籍,汪直聽說,自內書堂成立之后,本朝那些稍微能混出名頭的宦官,無不是內書堂的佼佼者。
之所以要學習這些,朝廷的本意當然不是想讓宦官也去考個功名,而是想用儒家義理來教化他們,讓他們成為忠誠可靠的人。
除了教習文理之外,一些被精心挑選出來的孩童還會在內書堂學習武藝,汪直就是其中之一,教他們武藝的是大內侍衛,或者其他武藝好的宦官前輩,梁太監偶爾過來一趟,看見根骨悟性不錯的,也會指點一下,其中汪直被他指點的次數最多,對方似乎覺得汪直是個好苗子,將他當成半個徒弟來教,但出乎意料,汪直學的進度卻并不快,梁芳很快失去了興趣,沒有再在他身上放什麼心思。
也正是在那段時間的學習里,汪直聽說了一個人,鄭和。
鄭和原本不姓鄭,姓的是馬,他也不是漢人,而是回民,因為戰爭而被掠至南京,又因緣際會進了當時還是燕王的永樂帝的府邸,在跟隨永樂帝南征北戰中立下汗馬功勞,備受天子信任,賜姓為鄭和,又奉命七下西洋,揚帆于碧波智商,引得萬國來朝,至今仍褒貶不一。
多麼相似的身世,多麼相似的經歷!
同樣是異族人,同樣身不由己進入深宮,不同的是,這位三寶太監揚名立萬,他一生的跌宕傳奇,不說普通人比不上,連許多讀書人都比不上。
汪直心中隱隱有了向往。
也許終有一日,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人?
當宦官苦嗎?
當然苦。
身體的殘缺,要看人臉色過活,深宮之中的勾心斗角,動輒小命不保,饒是汪直再早慧,再剛硬,內心深處也不是不惶恐的,他常常在午夜夢回驚醒,仿佛自己還在被抓往京城的路上。
有時候跟到宮中議事的官員錯身而過,汪直可以清楚地看見這些大人們眼中毫不掩飾的鄙夷,就好像他們自己多干凈,而汪直等人多污穢似的。
宦官宮女者,皆為奴婢。
奴婢奴婢,一輩子為奴為婢,這條路一開始就不是自己選擇的,可難道往后再也翻不了身了嗎?
不,他當然不甘心。
就算不能選走什麼路,他也要在這條路上,走出自己的通天大道。
為著這個執念,汪直學得很刻苦,別人付出五分努力,他往往要付出七分、八分、九分。
一年后,因為在內書堂表現還不錯,汪直被分配到昭德宮,也就是去侍奉萬貴妃。
他嘴巴很甜,做事又勤快,很快就博得了萬貴妃的喜愛和信任。
在萬貴妃看來,這個年輕的小宦官口舌靈便,辦事能力很強,可以作為心腹來栽培。
而汪直在昭德宮的日子里,也同樣看到了許多,學到了許多。
不僅如此,他還得到了成化帝的注意,因為愛屋及烏,皇帝對汪直的印象也比較深刻。
但汪直意不在此。
也許有很多人在得到萬貴妃青睞,又坐穩昭德宮內侍的頭把交椅之后就覺得很滿意了,但汪直沒有。
他的目標由始至終都不是萬貴妃,甚至不是皇帝。
昭德宮的大太監又如何,司禮監的掌印又如何。
我要站在更高的位置,掌更大的權勢,像三寶太監那樣,傳奇精彩,無人可比。
這才是我要過的生活。
很快,這個機會到來了。
因為妖狐案,舉朝人心惶惶,皇帝日夜難安,總是夢見有人在暗中窺伺自己,東廠和錦衣衛因為辦事不利,沒有抓到所謂的幕后主使,已經被皇帝訓斥了好幾回了。
就在這個時候,汪直站了出來,他向皇帝主動請命,說自己可以解決這件事。
皇帝半信半疑,最終還是給了他自由出入宮廷的權利。
汪直不負所望,將事情辦得很完美,甚至把妖道李子龍也給抓住了,宮闈內外被掃蕩了一批人,他趁著皇帝對東廠印象不佳,組建了西廠,成為煊赫一時的西廠廠督。
少年掌權,平步青云的滋味來得太快太美,以致于像汪直這樣城府極深的人一時也陶陶然起來,失了分寸,又急于將西廠擴展,很快惹來不少非議,不僅文官對西廠抱著極大的警惕和戒備,東廠尚銘等人同樣不滿自己的權力被分薄而暗中給他下絆子,甚至連原先為他撐腰的皇帝與萬貴妃,也漸漸轉變了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