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就算這樣,這些年她還是不辭勞苦地養育殿下成人,又想方設法將殿下的半塊鴛鴦玉佩傳信回京,想必是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不愿牽連殿下,多半也是因為顧念血脈親情吧。姨母尚且如此,親娘又怎麼會不疼你?”
頓了頓,沈易又說道:“殿下的模樣同貴妃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脾氣秉性卻都隨皇上,血脈親情是騙不了人的。至于秀姑娘砸斷殿下腳趾一事,我想總歸是另有隱情,又或者是殿下當時年紀小,記憶出了差錯,也都有可能。”
沈先生說話有理有據,口才卓絕,如果長庚不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上還有一種慢慢致人瘋狂的劇毒,大概要被他編的故事勸動了。
他再也無法全盤信任別人口中的真相,心里裝著一斗的揣度、一石的懷疑,忍不住將別人每一句話都掰開揉碎地翻出來看,稍稍一深究,就覺得滿腔疑慮。
長庚就忽然覺得疲憊得要命。
一炷香之后,沈易頂著一張笑得發僵的臉,被長庚客客氣氣地送客了。
長庚把沈易送到門口:“以前我見識短淺,以為顧侯爺身有不足,時常啰嗦,萬望侯爺見諒。”
沈易垂下眼,只能看見長庚頭頂上拒絕與他對視的發旋,只好嘆了口氣,心事重重地離開了長庚他們住的小院,出了院門拐出小徑,就在院外的小花園里看見了傳說中“軍務繁忙”的顧昀。
郭大人院里中了好多銀丹草,顧昀孤零零地坐在小亭里,無所事事地揪銀丹草的葉子,揪下來的葉子就叼在嘴里,叼一會就嚼碎了吃。
不知他獨自在這里坐了多久,一株銀丹草都快讓他薅禿了,好像一把被山羊蹂躪過的灌木。
沈易輕咳一聲,顧昀卻恍如未聞,直到他走到近前,顧昀才有些吃力地瞇起眼,看清了他。
“藥效過了吧?”沈易嘆道。
顧昀面露迷茫,下意識地側了側臉,做出用力聽的動作。
沈易只好走上前去,湊近了他的耳朵:“先回去,回去同你說——手給我,那里有石階。”
顧昀搖搖頭,拒絕了他的攙扶,從懷中取出一片“琉璃鏡”,架在了鼻梁上,一言不發地緩緩往外走去,眼角耳邊的兩顆小痣好像也黯淡了下去。
沈易瞥了一樣被姓顧的山羊啃禿了的銀丹葉子,追了上去。
☆、第13章 請罪
顧昀其實就住在長庚隔壁,但和這邊不一樣,他落腳的地方顯得冷冷清清的。
倘若長庚說一句“不用伺候”,郭太守一定會涎著臉,將“殿下勤儉愛民”大吹大擂一通,然后一股腦地塞幾十個仆役過去。
但再借他一麻袋膽子,郭大人也不敢跑到顧大帥面前諂媚。
顧昀輕飄飄撂下一句“別來打擾”,他住的地方,除了那些嚇人的玄鐵營將士,誰也不敢輕易踏入半步。
顧昀以前在聽不清看不清的情況下,整個人會格外緊繃,特別討厭不熟悉的人在身邊亂轉。
沈易已經很久沒見過他這種草木皆兵的緊繃了,本以為在雁回小鎮沉潛兩年,顧昀已經學會了怎麼和這個模糊的人間和平共處,現在看來可能還是不行。
學會了和平共處的那個只是“沈十六”,不是顧昀。
其實要說起來,顧昀這個人平時表現出的胸有成竹與從容不迫,其實十有八九是裝的,但是裝得太真,沒人看得出其中的水分。
同時,他的聾和瞎雖然都是真的,卻偏偏都像裝的。
從這方面來看,顧大帥可謂身體力行地詮釋著何為“假作真時真亦假”,沈易也不知道他是真的心里缺件,還是根本有意為之。
哦對了,他的真心其實也是真的,不過好像也不太招人信。
臨近傍晚,夜幕方才垂落,昏星尚未顯露形跡,顧昀回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燈都點亮了。
然后他摘下琉璃鏡,用力揉了揉眼睛,對沈易道:“拿藥給我。”
沈易是個文質彬彬的碎嘴子,嘮叨是他除了打仗之外的第二主業,輕車熟路地接道:“大帥,是藥三分毒,不到火燒眉毛的時候,我看你還是能少喝就盡量少喝……”
顧昀面無表情地站在燈下,眼神有點茫然,沒反應。
沈易便閉了嘴——他想起來了,這種距離,顧昀是聽不見他說話的。
顧昀的聾是克制嘴碎之人的一記絕招,一擊必殺,這些年來從未失過手,沈易只好默默地轉身去廚房煎藥。
琉璃鏡這東西很雞肋,夾在鼻梁上,周圍稍有冷熱變化,都會凝出白霧遮擋視線,而且十分易碎,一旦碰碎了就很容易傷到眼睛,對于武將來說行動十分不便,不過如果只是在自己屋里,戴一戴應個急,倒是沒什麼關系。
沈易出門后,顧昀就將琉璃鏡重新架在鼻梁上,自己研了磨,提筆開始寫折子。
郭太守雖然只是個邊關小官,日子過得卻并不清貧,桌上擺著的不是普通的油燈,而是一盞可以調節明暗的汽燈,看那過于復雜繁復的花邊,可能還是從夷人手里買的。